仙  派  源  流


 

仙派源流 (本劉體恕說) 

大道之傳。始於太上老子。而盛於呂祖。溯其源。少陽帝君。得老子之傳也。兩傳而得呂祖。

    云。

少陽帝君王伭甫。傳正陽帝君。

正陽帝君鍾離雲房。傳孚佑帝君。

孚佑帝君呂純陽。傳海蟾帝君。

海蟾帝君劉成宗。傳紫陽真人。

紫陽真人張伯端。傳石杏林真人。

石杏林真人。傳薛紫賢真人。

薛紫賢真人。傳陳泥丸真人。

陳泥丸真人。傳白紫清真人。

白紫清真人。傳彭鶴林真人。

 

孚佑帝君又傳重陽帝君。

重陽帝君王德威。傳馬丹陽真人。

馬丹陽真人。傳宋披雲真人。

宋披雲真人。傳李太虛真人。

李太虛真人。傳張紫瓊真人。

張紫瓊真人。傳趙緣督真人。

趙緣督真人。傳陳上陽真人。

 

少陽帝君。正陽帝君。孚佑帝君。海蟾帝君。重陽帝君。為五祖。

 

王重陽又傳邱長春。劉長生。譚長真。郝廣寧。王玉陽。孫清靜仙姑。合之馬丹陽。 為北七真。

張紫陽又傳劉永年。合之石杏林。薛紫賢。陳泥丸。白紫清。彭鶴林。為南七真。

南北兩宗。皆呂祖法嗣也。猗與盛哉。

 

少陽帝君。姓王。不知其世代名號。或云名玄甫。即東華帝君也。隱崑崙山。著黃庭經。

正陽帝君。姓鍾離。名權。字雲房。京兆咸陽人。仕漢為將軍。隱晉州羊角山。有破迷正道歌。

孚佑帝君。姓呂。名嵓字洞賓。河南蒲阪縣人。

海蟾帝君。姓劉。名操。燕山人。仕遼為宰相。遁跡於終南太華之間。有還丹破迷歌。

張紫陽。名用成。字平叔。天台人。著悟真篇。

石杏林。名泰。字得之。常州人。著還元篇。

薛紫賢。名道光。字道源。雞足人。著悟真直指。

陳泥丸。名楠。字南木。號翠虛。博羅人。有翠虛妙悟全集。

白紫清。本姓葛。名長庚。瓊州人。隱武夷山。所著有上清武夷二集。

彭鶴林。名耜。字季益。三山人。隱居鶴林。有道閫元樞歌。

劉永年。號順理。又名廣益。即白龍洞道人也。紫陽化去七年。劉仍晤於王屋山。在虎邱成 道。劉傳

                翁象川。名葆光。註悟真篇。坊本誤為薛道光註。

重陽帝君。姓王。名  字知名。咸陽人。有全真前後集。韜光集。雲中集。分蔾十化說。

馬丹陽。名鈺。字玄寶。金寧海州人。有金玉。漸悟。行化。成道。圓成。精微六集。及語錄一集。

宋披雲。名有道。字德芳。號黃房公。沔陽人。

李太虛。名珏。字雙玉。崇慶州人。入青城山。

張紫瓊。名模。字君範。饒州人。

趙緣督。名友欽。繞郡人。為趙宗子。作仙佛同源文。金丹難問等書。

陳上陽。名致虛。字觀吾。元至順間人。有悟真篇註。

邱長春。名處機。字通密。金登州人。有磻溪鳴道集。西遊記。

劉長生。名處玄。字通妙。金東萊人。有仙樂。太虛。盤陽。同塵。安閒。修真文集六卷。及道德註。

              陰符演。黃庭述。

譚長真。名處端。字通正。金寧海人。有水雲集。

郝廣寧。名大通。字太古。號恬然子。金寧海人。有太古集。示教直言。

王玉陽。名處一。寧海東牟人。有雲光集。

孫清靜仙姑。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寧海人。馬丹陽之婦也。

 

仙派源流  終


 

回首頁